職涯策略思考Part 3:辦公室工作小撇步

職涯策略思考Part 3:辦公室工作小撇步

工作,無論是要面對客戶或是同事,都是要與人互動,但在辦公室的人際互動,又比起跟親朋好友互動更為拘束,因為彼此有很直接的合作關係,尊重彼此是必然的態度,但貼心的人,會更加注意細節。以下節錄我目前有聽過、實作驗證過的小技巧,由於句子很多,就不一一解說,好奇的朋友們可以再到Google或各大商業雜誌搜尋。

—–辦公室文化—–

  1. 企業文化可以國別或企業大小來預測,其次是面試時與面試官們的互動中可以稍微體驗,但真正理解該公司的文化,就需要自己長時間的觀察。
  2. 到職第一個月,盡量跟大家一起吃午餐,在邊吃邊聊中可以快速了解公司近況
  3. 另一個打聽公司文化的地方:茶水間,務必隨時準備好一個有趣的短話題去問同事。
  4. 你能自我栽培的時間:上班前、午休、下班後,前提是"你要知道自己想要什麼"。
  5. 吃飯的時候你請客,自然會有人請你的時候;回敬他人請客,也務必注意價格是否相符。
  6. 要敬重前輩,而不是怕他們;他們很樂意回答有意義的問題,但你要先想到問題、想過這問題值不值得問。
  7. 判斷與同事之間的關係是否友好:講垃圾話
  8. 無論是公事或是私事,拒絕別人要果斷,拖太久會耽誤別人的規劃。
  9. 只要覺得對方很難搞,達成共識的機率就會少一半。

—–工作心法—–

  1. “每天"10-15分鐘,一定要跟直屬老闆與重要工作夥伴分享交流、同步資訊,以免哪天臨時請假或發生意外後,團隊沒辦法幫你。(《專案管理‧玩一場從不確定到確定的遊戲》)
  2. 報告進度是"向上管理”,主要是讓主管知道現況,而不是強調自己的能力優劣。進度超前,也不要把話講滿;現況很差也要報告,而不要藏著、等事情爆掉才講。
  3. 無論大小決策都要用信件聯絡、留下紀錄,是為了保護自己,Line或口頭聯絡知識方便,不具效力。
  4. 他人的來信一定要一天之內回復,即使沒有確切的答案或決定,也要回信告訴對方你有收到信,並回覆"何時之前給答案"
  5. 最忌諱沒有規劃!今天下班前,就先寫好明天要做什麼。
  6. 工作內容分兩種:開會跟單兵作業;摸索自己最清醒的工作時段,並把該時段空下來給單兵作業,盡量不要排會議。
  7. “讓有決定權的人下決定!“絕不要在客戶或同事面前隨便答應做一件事,跨部門一律由主管決定,對外則由業務決定。
  8. 有些事不要自己做!想想如何每個人把工作時間(包含自己)轉換出最大效益!
  9. 不能無限制地幫同事,要判斷他人是因為能力不夠還是時間不夠而做不完;時間不夠的話可以幫忙,但能力不足就需要向上呈報並找時間受訓。

—–禮儀—–

  1. 遞名片時,名字要朝向對方,站著用雙手遞給對方,也用雙手接過他人的名片,切記不要用手捏到他人的名字,並確認對方名字與職稱。
  2. 收到名片後,若是坐著開會,則需要把名片按對方座位的順序排好,以免自己叫錯對方名字。
  3. 與主管坐同一部車,除了駕駛座,車內最大的位子,是駕駛後面的位置,要優先讓給主管坐。
  4. 與客戶、主管一起開會時,如果兩者要喝水,優先倒給客戶,以客戶的需求優先,但絕不要讓主管去做。
  5. 無論是開會或是聚餐,最菜的人要最晚入座(除非其他人會晚到)。

看完這四篇文章,不知道你的收穫是什麼呢?或許有些東西不管用、有些看不懂,但重要的是:好好地度過每一天,去發現神所創造的美好,去解決那些讓人困擾的東西,讓你與你所在的社群一起成長。

上一篇:面試前的準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