工作,就是賺錢,說穿了,就是老闆買你的時間做他的夢 ,所以自己的生活、自己的夢,還是要與工作劃分乾淨。在過往沒有網路的年代,職缺的訊息不靈通,專業知識也不見得有機會學;但現在,所有的資訊都在網路上,不僅勞工有得選,老闆也能選,工作更迭的次數越來越高。反而要問的,是未來的自己要靠什麼賺錢、過什麼生活。
對於面試的價值,是本書給我最大的提醒。以前會覺得面試只是讓企業認識,並有機會說服他們讓自己加入,但書中提到的案例,卻是在每年年後、固定投履歷去試水溫。在搜尋時,看到某個產業的職缺變少,便知道該產業今年過得不好、要不到好薪水;在實際面試中,更可以知道,自己現有的專業在別人的眼中值多少。面試了不一定要去,但去了反而知道更多事情;有些產業消息不見得看得到,自己實際走一遭更清楚。
在教會中常教導的「順服」,在職場上更是個基本觀念,「老闆、主管說的就是比你重要」,畢竟天塌了員工可以閃,但老闆、主管必須扛;不必把自己的意見放大,工作上會受委屈、被誤會,才是常態。 要問的,是未來的自己要過著如何的生活、用什麼工作過活? 若有夢想,又該如何拿捏?要工作、又要兼顧家庭,勢必得走出一條非傳統、非典型的路。想清楚再離開,才能不埋怨、不碎念,昂首朝向自己的方向,實踐自己的路。